每次講到鹽田, 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台南七股,
其實, 七股只有一座大鹽山, 根本看不到鹽田,
而鹽山也因為風吹日曬, 越來越矮, 也越來越黃,
都快變成黃土山一樣了, 如果真的要看鹽田,
那就真的要去台南的北門鹽田, 這個地方說起來,
很多台南人自己都不知道, 就算知道了, 也大部分都沒去過,
我會知道這個地方, 也是因為攝影的關係,
很多朋友都去拍過了, 網路上很多人分享,
對拍照的人來說, 越少人知道越好, 不然一個漂亮的地方,
接著就是被破壞, 然後一堆攤販進駐, 環境弄得很髒,
接著就又沒落了~  七股鹽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!
 
去的時候很幸運的, 有個阿伯騎著機車過來跟我聊天,
他是台鹽退休的技術員, 現在應該是北門社區發展協會的人,
他從年輕就做鹽到退休, 講了很多歷史, 依照他說的,
台南縣擁有北門與七股二個鹽場, 七股鹽場均是土盤鹽田, 也就是說,
田裡是泥巴的, 而北門鹽場則全是瓦盤鹽田, 田裡都是碎瓦片鋪的,
而台灣最老的鹽田, 就是我們去拍的井子腳鹽田, 網路上說, 是1818年開始的,
鹽田附近有很多百年古厝, 阿伯說以前製鹽賣鹽的都是有錢人,
所以可以蓋很大的三合院, 直到日據時代, 日本人為了控制所有戰略物資,
於是把鹽收回專賣, 後來國民黨來了之後也比照辦理,
賣鹽人家就只好幫台鹽工作, 也因此慢慢的就沒有那麼富裕了,
進年來, 台灣的鹽都是進口原料粗鹽進來加工, 大部分的鹽田都接著關閉了~
 
我們到的時候, 剛好有兩個阿嬤在收鹽,
有跟她們聊了一下, 但是沒有問她們是不是義工,
不過她們就是用傳統的耙子跟畚箕收鹽,
邊收邊罵, 這些遊客把快可以收的鹽, 又跟泥水和在一起,
又不能收了, 我猜他們應該附近的居民, 現在只是為了發展社區觀光而努力,
他們會把收好的鹽堆到旁邊, 遊客可以登記領袋子去裝,
要不要錢, 我就不知道了, 不過, 這個鹽不能吃, 可能可以拿回家去去角質,
泡泡澡吧~~  拍人文還是要拍黑白的才有fu~~
 
 
這兩張剛好是個對比, 辛苦工作的阿嬤,
阿嬤休息之後, 幾個小朋友登場,
搞破壞多, 幫上忙少~~ 
不過可以讓小朋友親身體驗前人製鹽的辛勞~
 
這就是所謂的瓦盤鹽田~~
碎瓦片不會刺腳, 但是結晶鹽超刺的!
 
到北門鹽田, 就是一定要拍這個芭樂景,
拍鹽田觀景台跟鹽堆的倒影, 那天原本陰天,
後來雲開了, 雖然能見度不高, 但是還是出現了傍晚的色溫,
可惜少了天空的雲彩, 所以沒辦法拍出水面雲彩的倒影,
希望還有機會再去拍一次囉!!
 
同場加映!  FM2 + Fuji 400 底片~
這次還有朋友支持的小黑四~ 雖然沒有拍出小黑四的優點,
但是更加強我要買小小白的決心!!
 
要看更多的照片, 就到相簿點大圖看~ 會更不一樣喔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以管窺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