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起了一早要去拍柿餅,
其實9點也不算早了, 一到那見到人山人海,
曬柿餅沒有幾個, 拍柿餅的應該有超過一百人吧!
又沒有藍天, 我可是連相機都不想拿出來,
在那還遇到阿哲夫婦, 他們可是6' 7點多就去拍了!
各位看倌你們看看阿!  這是要怎麼拍阿!
 
 
抱著失望的情形離開那裡, 還好國強有想到另一個點,
新埔的劉家古厝~~
取自新竹縣文化局~~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天祿堂乃劉宅祖先劉河水,自廣東渡海來台,於淡水經商多年,後定居上枋寮,劉宅古厝,
坐北朝南的祖堂,創建於1915年,佔地八百多坪,古厝之建材,都是對岸所取之材料及大陸師
傅所設計,以至劉宅古厝,古色古香。再加此時的劉夫人(慈蘭夫人)又善於書畫
為三級古蹟,建築很有特色,左右兩邊廂房是獨立的,也有燕尾跟一般馬背形廂房不一樣。
感覺活潑很有線條、美感。劉家在新埔是最大姓(陳、劉)。

  劉家祠堂是非常典型的客家三合院,創建在清同治年間。因為劉氏子弟曾經有人得功名(歲貢生)
,是清代教育制度中,在學校念書成績優秀的,每年規定可以推薦人才二、三個稱歲貢生。有恩貢生,
由皇帝「恩典」而推薦,有例貢生(按例一年推舉幾個);有附貢生共五種,等於是秀才及第,
可蓋家廟及斗拱結構、彩繪與彭家有點類似,比較簡樸。

  有很多的匾額如「文魁」,最中間的是同治六年的總兵劉明燈,他不是台灣人,是派到台灣來的總兵。
軍隊中最高的二品武將,來此掛匾「本支百世」,另一塊扁是「藜照東瀛」。東瀛等於是台灣,藜照、彭城
、天祿堂是姓劉的堂號。漢高祖劉邦出身彭城,後代子孫以此為堂號。藜照是西漢末劉向在天祿閣校書,
據說有一天有一個老人來了,拿著藜仗,「藜」是一種木頭,藜做的拐杖發光,光亮幫助劉向注經。
劉向在「天祿閣」注經,故後代子孫以「天祿」為堂號。這是一個典型的客家祠堂,但給人的感覺很高雅,
圖案有團鶴、蝴蝶,中間有一隻大蝴蝶,四個腳落四隻蝙蝠,象徵「五福臨門」。

  劉錦標得明經有功名,明經、進士(太學生)。在太學,縣學成績優秀畢業後就掛明經。明經、進士不是科舉產生的,而是太學生。
  祠堂外面再加上一個馬背,給人感覺很和諧。木雕獅子倒爬(往下爬),「倒爬獅」代表吉祥。
燕尾開叉,特別再作一個水形山牆,成九十度垂直。水形的屋頂橫跨,給人的感覺似乎多了一個什麼東西出來。
本來廂房不做燕尾,劉氏祠堂卻特別做燕尾,所以十幾年前做古蹟評鑑時覺得可愛、吸引人,
所以把它列為三級古蹟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 
 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以管窺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